用天使的眼睛看世界
——写给周起诗集《天使的眼睛》
□ 张乾东
《天使的眼睛》是周起先生最新诗集的名字,看到这样一个名字让我产生了许多联想,也有一种深深的好奇感,天使的眼睛,究竟是双什么样的眼睛呢?我想,作者周起先生必然在这个题目里面寄寓了自己的一些思想,又或者说作者有意用天使的眼睛来撑起自己的人格。
这本诗集分为“缱绻乡亲”、“心有千千结”、“天使的眼睛”、“行吟九州”、“辗转反侧”五个部分,有写乡情的,有写爱情的,有写友情的,还有写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其它一些杂感随想的。总的来说,不论是什么样风格诗歌,在题材的选择,主题的挖掘,形象的塑造,结构的安排,语言的运用都有一定的特色。其行文掩映摇拽,多姿多态;尤其是纡徐荡漾的意境,雍容淡雅的风气令人向往,发人深思。
读罢他的诗集,我有一个明显的发现:周起先生始终在用一双纯净的眼睛俯视苍生。周起先生为某校的老师,不愧为人师表。这本诗集五个专辑里,他那种贴近大地向下的姿势,为人性为美好为大地为乡亲呼唤的声音一次又一次令我感动。如“走出了故乡/走不出故乡的端午/老家的这个节日/系在母亲河——/水阳江之上……在异乡,每逢端午/我的耳朵都会醒着/咚咚锵 咚咚锵/踩着家乡的鼓点/在远行、在前行/我清楚/我永不孤独”(《故乡的端午节》),与其说是走不出故乡的端午节,不如说是他走不出自己的乡村情节,那是人生的根基,那是生命力量的源泉;又如“甘愿弯成犁状/这种姿势/最适合于耕种/犁开黑暗 日出而作/双手与土地亲切交谈/勤劳和血汗/养壮遍地的庄稼//日落时分/抵不住 炊烟/袅袅娜娜的呼唤/一踏入家门/便抖落遍地的稻香”(《父亲》),纯朴的乡村,纯朴的乡亲,纯朴的记忆,让人向往;再如:“要欣赏太阳的美/切莫直接去看/应透过棱镜去看多彩世界/否则它会灼伤你的双眼//要领略神女峰的美/切莫去近处看/应在游雾中去远观/否则它只是粗糙的岩石//美是绿叶扶持的花蕾/美是湖水蕴含的月亮/一切的美/在于巧妙地隐藏 ”(《美》),这种美不是时下那种一窝蜂的美,而是内在的美丽,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就是内在的美,他发现了真正的美。从这些诗作里我们不难发现,他整个人对待世界是一种向下的姿势,一种谦恭的姿势。
我总觉得中国现在流行的许多东西,都可以与浮躁挂上边,比如说乐坛,许多流行的歌曲简直不堪入耳;作为文坛,自然也不会冷场,文坛上的浮躁之风又以诗坛为甚,有些自封为前卫的诗歌,简直前卫得有些离谱,大众想听到想看到的关注民生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少。诗歌(包括词和曲)几千年一直引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,而现在的许多诗歌,完全偏离了中国人的审美观,我们怎么能怪大众大骂诗歌看不懂呢或说不喜欢呢?有事例证明,诗人越是老越是将诗歌的脚步偏向传统,因为他们逐渐意识到,只有适合中国人审美观关注民生的诗歌,才有生命力。有些诗人标榜诗人的任务是写诗,至于大众看不看得懂与诗人没有任何关系,这话实在可笑至极,写诗就是服务于大众,如果大众看不懂你的诗,你就是失败的,你最好的路子就是不再写诗或者改变写诗的路子。
周起先生是明智的,大多数诗人在跟风赶潮的前卫或自娱自乐时,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、向下的姿势,即便身处繁华,心里却装着自己的永不褪色的村庄,以冷静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,发出自己的声音。满身的正义,满心的赤诚,充盈的良知支撑起自己的人格。他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声音,而不是独自高歌,曲高和寡的东西往往就落个自娱自乐的下场,不少名家成名就因为他们的作品雅俗共赏。声音是唱给大众听的,不是独自欣赏就足够了的。周起先生的诗歌里让我们听到了期盼许久的声音,诗歌读了一遍又一遍,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从本质上来说,好的诗人首先要有自己的主见,有立场,有骨气,有修养,有特性。具体来说,好的诗人可以无钱,无权,无势,无地位,但不可无骨气,无血性。我想周起先生就是这样的诗人,他写诗是带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写的,在他的诗里你看不到一些胡言乱语的空话,也看不出任何玩弄诗歌的痕迹,有些你甚至看不出什么技巧。看过后只有这样的两个字“感动”,真的,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,这种充满良知的声音,我们听的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。
好的诗歌应有自己的理念,自己的情感,自己的血脉。“自己”这两个字相当的重要,什么诗的内涵,诗的分量,诗的意味,诗的魅力,诗的震撼力,穿透力等等,都是在“自己”这棵树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。时代呼唤他这样的诗人,时代呼唤像《天使的眼睛》这本诗集中的《父亲》、《老农》、《天使的眼睛》、《童年》、《瘦西湖》、《山里的男子汉》、《寂寞的绿》、《八达岭长城》、《黄山莲花峰》、《黄河漂流》、《围城》这样的诗歌。
《天使的眼睛》中的绝大部分诗作,都是作者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,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,用自己向下的诗眼进行了透视,用自己的诗心进行了剖析,用自己那火热火热的诗情分门别类的进行了诗的关照,从而提炼出这些让人称赞的佳作。一个人要有向下的姿势太难了,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,但无论如何,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,正是有一大批人以这种向下的姿势才撑起了时代的宽广,撑起了人类的良知。《天使的眼睛》带给我们的就是在周起先生向下姿势中撑起的一片情义世界。
读完周起先生的诗集,我们终于明白了天使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:这是一双纯洁的眼睛,一双友善的眼睛,一双美丽的眼睛,一双大爱的眼睛。
评论